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基本概况 > 临武县经济结构之产业结构

临武县经济结构之产业结构

关键词:产业结构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临武信息港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www.linwu114.com
  • 感谢 slluojun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932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一、社会产业结构

        1988年,全县各行各业发展较快,工业产品供不应求,商业购销两旺,三次产业结构为 57.59:32.27:10.14,县内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,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,二、三产业比重小。1990~1995年,通过治理整顿、深化改革,县内调整产业结构,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,大量农民进城经商、办企业,工商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。1995年, 三次产业结构为33.44:43.39:23.17。1996年后,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坚持改革开放,大力调整产业结构,全县经济持续稳步发展。2000年,全县三次产业结构29.5:38.7:31.18。此后,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,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、工业化、城市化进程,到2005年,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7.26:55.29:27.45。与1988年相比,第一产业比重低40.33个百分点,第二产业高23.02个百分点,第三产业低17.01个百分点。与全省和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相比,第一产业比重低于省2.14个百分点,低于市0.34个百分点;第二产业比重高于省15.09个百分点,高于市7.89个百分点;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省12.95个百分点,低于全市7.76个百分点。县内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,结构调整任务依然很重。

二、工业内部经济结构①

        1988年,全县工业总产值为1.3亿元,其中:轻工业占12.3%,重工业占87.7%。重工业中主要是采掘、化工、建材和电力,轻工业主要以食品加工为主。 1990年,县内工业受主导产品价格下跌、市场疲软、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因素的影响,建材和食品加工等行业的产量大幅下降,轻工业发展受到重创。全县工业总产值1.53亿元,轻工业占5.2%,重工业占94.8%。1996年,在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占97.5%,轻工业占2.5%,轻工业在整个工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。2000年,调整产业结构,以有色矿产资源和建材为主,着力发展有色金属的深加工。全县工业总产值17.86亿元,采掘业占75.01%,制造业占19.33%,水电业占5.66%。2005年,全县工业总产值50.52亿元,采掘业占58.91%,制造业占34.99%,水电业占6.1%。规模内工业企业(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)工业总产值31.28亿元,轻工业占8.4%,重工业占91.5%。主要工业门类有煤炭及有色金属开采业、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、农副食品加工业、食品制造业、纺织业、家具制造业、造纸业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及电力生产和供应业,但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,以开采业为主的重工业所占比重太大,轻工业比重太小,工业内部结构极不合理。

三、农业产业结构

           1988年,县内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, 农业总产值1.4亿元,占全县社会总产值的42.9%。种植业和养殖业占有重要地位。农业中种植业占35.6%,养殖业占50.2%,林业占5.3%,渔业占3.2%,农村副业占5.7% 。1990年,加大对农业投入,大力开展农业基本建设,改善农业生产条件,农业生产有了突破,全县农业总产值1.76亿元,种植业占48.9%。1991~1993年,消灭宜林荒山,进入全面绿化阶段,林业由单一的杉松生产向经济林和果木林发展。1995年,农业生产总值3.44亿元,种植业占52.2%,林业占5.4%,牧业占39.6%,渔业占2.8%。1996年起,以湘南农业综合开发为契机,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,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,优质高效农产品发展较快,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,临武鸭、临武蜜柚、反季节蔬菜三大农业产业化初见成效。2000年,全县农业总产值6.83亿元,粮食总产量12.85万吨,其中谷物产量达11.43万吨。森林覆盖率达61.5%,养殖业继续增长,畜牧业产值达2.69亿元,渔业产值达1723万元。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,种植业方面,杂交稻占稻谷种植面积的98.6%,优质稻占51.1%,养殖业注重了猪牛羊的品种改造,三元杂交猪占生猪出栏的55%。按当年统计口径,农、林、牧、渔比例为53.5:4.6:39.4:2.5。2001年,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,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,农业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,以临武鸭为主的规模养殖,以临武香芋为主的商品蔬菜和以红心桃、临武蜜枣为主的地方时鲜优质小水果三大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,实现产值2.78亿元,占农业总产值的39.7%。2002年,农村税费制度改革,农民负担减轻。在做大三大农业产业基础上,县内大力培育脐橙、桉树、桑蚕三大新兴产业。2003年,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完成总产值1.54亿元,增长88.3%;初步形成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为纽带的产业链条,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完成总产值1420万元,增长22。9%。 农、林、牧、渔、比例为59.1:5.5:31.2:3.0。2005年 ,全县粮食总产量13.42万吨,蔬菜、水果、临武鸭等特色农业稳步发展。 农、林、牧、渔、副比例为60.8:5.4:29.0:3.5:1.2。 森林覆盖率达63.59%。

四、贸易流通结构

        1988年,商品流通以国营商业为主导,多种经济成分、多种经营形式、多流通渠道并存。钢材、水泥、炸药、农药、化肥农膜等主要生产资料和粮食、食油、食盐等少数商品实行计划分配,其余商品放开经营。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、派购。国营商业主要从生产厂家直接进货,少数零星商品从省内外二级批发站补充。供销社以厂家或三级批发站进货为主,少数日用工业品到商业部门补充。个体户主要从本县进货,也有少数到厂家进货,从事批发业务。社会商品零售额按用途分:消费品零售额占80.22%,其中:城乡居民消费额占75.09%,社会集团消费额占5.13%;农民的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占19.78%。按所有制分:国营占33.52%,集体占23.61%,个体占27.90%
        20世纪90年代,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,计划物资和计划商品逐步取消,进货渠道越来越宽,大宗商品来自厂家或其代理商,其余商品大多来自各级批发单位和个人。商品经营划分越来越细,精品店、专业店大批出现,经营方式批零兼营,灵活多变。1999年,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:县占49.33%,县以下占50.67%。按销售行业划分,批发零售业占85.52%,其中:限额以上企业占8.68%,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户占76.84%。按所有制分,国有占34.4%,集体占9.51%,个体私营占56.09%。国有、集体商业的主导地位丧失,非公有制经济渐成主角。
         2003~2004年,商业、粮食和供销系统实行产权制度改革而退出市场,个体私营商业占领大部分市场。2005年,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,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:县占47.79%,县以下占52.21%。按销售行业划分:批发零售业占89.98%,其中:限额以上企业占14.30%,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户占75.68%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""
='{"id":"10"}'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