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临武县志第十七篇文化第三章文物胜迹第一节古迹

临武县志第十七篇文化第三章文物胜迹第一节古迹

关键词:古迹,临武县志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临武在线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
  • 感谢 slluojun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159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一、古遗址
    1988~2005年,县文物部门分别在武水、广宜、汾市、麦市、楚江等乡镇先后发现更新世晚期(旧石器时代中晚期)至宋代的化石点,新石器时代、商代、宋代的遗址、窑址,宋代至清朝的古钱窖藏点共20多处,其中主要有:
银元窖藏点
    1989年4月,麦市乡上乔村建房工地上出土一罐银元,计450枚左右,经辨认为清朝光绪年间墨西哥、利比尼亚、日本三个国家制造的银元,呈圆形,直径5厘米,银白色,纯银。每枚面值一元,饰清龙纹、飞鹰、叶花木纹等图案和英文字母。同年8月,县文化馆受省文物局的委托,征集了30多枚样本,送至省博物馆。
古钱币窖藏点
    1990年3月,楚江中学南侧挖出一缸(青瓷)古铜币,重约100公斤,近2万枚。大部分锈蚀,经识别为汉至北宋年间约5个朝代、共计30多种不同年号的铜钱,呈圆形,直径2.5厘米至3厘米,中有四方小孔,正面有“年号、通宝、元宝”等字样。当年,县文化馆征集了一千余枚为样本,现存于县文物所。1994年5月,在同一地点又挖出一缸铜币,重量、数量、色泽、式样、型号亦与前者同类。
陶家遗址
    1991年6月,在武水乡陶家村后山发现新石器时代至商代遗址,面积约4万多平方米,文化层堆积厚0.4~1.5米。采集和出土打制及磨制石斧、锛、刀、镞、环、凿等多种石器,并有缸、壶、碗、罐、钵、圈足器等陶器残片以及商代印纹硬陶残片。
神仙岭遗址
    1991年8月,在县城东塔(神仙岭)发现商代遗址,面积1万多平方米,文化堆积层不详,采集有磨制石斧、锛、镞,商代印纹硬陶残片,战国越式青铜剑、汉代瓦挡残片等。
杜家孝子坊遗址
    位于县城南门桥南端,建于明崇祯6年(1638)。缘于杜家孝子杜能嘉孝敬父母,名传乡里,崇祯帝命建“孝子坊”并赐《湖南纯孝》横匾旌表。原为木质结构,两层,其间雕龙画凤,构造奇特。1966年,因“文化大革命”被毁。2004年,由杜家村民集资,在原址上按现代风格修建,以迪后人。
平头原窑址
    1997年10月,在武水镇李家平头原小山包发现宋代窑址,面积1500平方米,文化层堆积厚约0.30~0.60厘米,采集有青瓷支垫、画钵、托盘等烧制工具和陶瓷缸、罐、碗、杯、盘、双口坛等器物残片。
东冲岭化石点
    2001年4月,在广宜乡湾丘东冲岭半腰一岩洞内发现更新世晚期的化石点,面积约120平方米,化石层堆积厚约0.50~0.80厘米,采集出土有大熊猫、剑齿象、中国犀、豪猪、熊鹿、猕猴等10多种类的动物牙齿、骨骼和野果核化石200余件。经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实地考察,初步认定为3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群化石。
二、古墓葬(群)
    1988~2005年,县文物部门分别在武水、南强、楚江、水东、花塘、茶场、双溪、汾市等乡镇先后发现战国、汉、唐、宋时代的土坑墓群、砖室墓群和纪年铭文墓群30余处,墓葬近300座,抢救发掘了被破坏和暴露的墓葬10余座,出土各类文物50余件。其中重要的墓群有7处:
黄岭墓群
    1989年,在武水乡左阁头村黄岭坡发现20多座墓葬,为汉代砖室墓,大部分已被破坏。县文物部门抢救发掘了3座尚未完全破坏的墓葬,所出土的汉代陶罐、碗、钵10余件和永元十二年(公元100)纪年砖,亦大多残破不全。
冲头墓群
    1990年,于楚江乡冲头村后山坡上发现10余座墓葬,为唐宋砖室墓,大部分被破坏,只抢救发掘1座未完全破坏的墓葬,出土唐代残陶罐、碗数件,铜钱数枚,墓室用砖为唐羲凤四年(679)、李旦文明三年(684)纪年砖。
马塘墓群
    1991年,在南强乡马塘一带发现30多座墓葬,为汉、晋、唐砖室墓,大部分被盗挖,市县文物部门抢救发掘了3座残破墓葬,出土三国、晋代陶、青瓷罐、碗、盘、杯、铜镜、银器等30多件。
茶场墓群
    1992年,于县茶场白水塘山坡一带发现10余座墓葬,为汉代砖室墓,部分被破坏,市县文物部门抢救发掘1座暴露墓葬,出土汉代陶罐、碗、钵、铜盂、银器10多件。
五里牌墓群
    1993年,在花塘乡五里牌山坡发现30多座墓葬,为晋、唐代家族墓群砖室墓,大部分已于早年被盗和破坏,抢救发掘了2座暴露墓葬,出土唐盘口壶、杯、碗、铜钱10多件和唐贞观十七年(公元643)纪年砖。
杨家墓群
    1994年,在武水乡李家村杨家山坡发现20余座墓葬,为汉代砖室墓葬,大部分被盗挖和破坏。
渡头墓群
    2001年,于汾市乡渡头、白石、横山一带发现20余座墓葬群,均属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土坑墓葬,大部分被盗挖,文物部门仅采集到部分残碎陶片。
三、古建筑(古民居)
    1988~2005年,县内调查发现的古建筑以清代古民居为主,其建筑形式有上下厅与天井结合、三合或四合院、对称式、庭院式、单立式组合等10余种类型,分布全县乡村。据不完全统计,保存尚好的古民居大约有3000多栋,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30余处。
    观音阁   1992年发现,位于城南邝家村东150米处,主体建筑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(1548),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,砖木结构,由前殿、后殿、天井、偏房组成,小青瓦硬山顶,有明万历、清康熙、乾隆年间碑刻10多块,梁架书有“明嘉靖年间重修”、“清嘉庆年间修葺”和“道光年间修复”等字样,墨书字迹,保存尚好。
    鳌塘王氏大院   1998年发现,位于楚江乡鳌塘村南,始建于清光绪末年,建筑面积450平方米。砖木、小青瓦、硬山顶结构。旁厅、客房、牌楼门、中坪、四合院组合。门窗有精美飞禽走兽及花卉的浮雕、木雕镂空工艺图案,建筑独特,结构别致,保存尚好。2003年,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顾村邓家大院  1998年发现,位于楚江乡顾村,始建于清朝光绪三十四年(1908),建筑面积260平方米。砖木结构,小青瓦、硬山顶翘角。由上厅、下厅、中坪组合,对称形式。门窗有人物、飞禽走兽、花卉等浮雕、木雕镂空工艺图案。建筑独特,保存尚好。
    城头官厅   1998年发现位于武水镇石灰窑村东北面,始建于清朝光绪三年(1877),为清代新田县知县唐树国家院,当地人称“官厅”。砖木结构,小青瓦,硬山顶翘角,由正厅、左右厢房、中坪、牌楼门、三合庭院式组合。门窗、神台有精美飞禽走兽、花卉等浮雕、木雕镂空工艺图案。建筑特别,保存尚好。

附:古村简介
一、石灰窑古村
    石灰窑村属武水镇城头村委,位于县城东北6公里,武水、斜江、铺下水三水交汇处西岸。族姓唐,明末迁居于此,2005年有140户,560人。村落为散园型,平面依山势呈台阶式,一条水泥公路和一条长约百余米、高5米的青石护坡围墙,将全村古今建筑分开,上为古村,下为新村。
    古村座西北朝东南,占地总面积约9000平方米,由4条纵向青石板路巷道(每条80~120米)和40余条横向石板巷道(每条10米左右)连为一体,依山势由上而下组合成井字形布局结构。有清同治年间古建筑50余栋,民国建筑30余栋,外围20余栋现代红砖建筑。除4栋公用建筑外,其余为民居,其中有清知县、民国少将故居。大部分古建筑保存完整。
    古建筑格式为上、下厅对置组合,庭院式、单栋格式,多为四墙三间或三墙二间。外部建筑为青砖墙体,马头山墙硬山顶,小青瓦,石砌门坎,围角。内部结构为木柱梁架、窗式隔房、木楼板下吊顶棚。内外装饰:外部屋檐翘角,檐下饰有白石灰浮雕的花卉、动物图案;厅屋设神台,饰有各式动物、人物、花卉等木雕图案。部分居民保留有清、民家具。
    该村人口不多,但民风淳朴,崇文尚武,清同治以后,科举中考取进士1名,贡士、庠生5名,武秀才2名。出朝入仕3人,任知县、把总等职。民国期间,考取黄埔军校3人,讲武学校1人,分别在国民党政府或军队任职,最高职级为少将。解放后,先后有厅、处级干部6人,大学教授3人。
    古村三面临山,一面临水,后龙山松、柏、竹、樟郁郁葱葱,成扇形围住古村,距离300米,武水河两岸柏柳成荫,村前田野视线开阔,环境优美,交通方便。
二、唐家古村
    同益乡唐家村位于县城东14公里,族姓唐,明永乐年间从土地小湾分迁立居。2005年有200余户1000余人。村落处于羊婆岭缓坡间,有古、今建筑200多栋,以古建为中心、三面仿古新居呈扇形半环绕,构成椭圆型格局。
    村落座东北朝西南,占地面积约2万余平方米,由村前一条300余米的青石板横向大道和村中30多条纵横交织的石板巷道连贯一体,四通八达。有清代、民国古建80多栋,仿古建新居60栋。除8栋公用建筑外,其余为民居,大部分建筑保存完整。清、民古建格式多为单栋、上下厅组合,少量为庭院式。外部结构为青砖墙体,马头墙或翘角硬山顶,小青瓦,石质门坎,围角。仿古建新居(20世纪80年代初期兴建)以单栋式成排、成行,集中在村右侧或穿插于古建之间,为红砖墙体,翘角硬山顶、小青瓦、石砌门坎,四墙三间、三墙二间不等。清代建筑内外装饰为木柱梁架,窗式隔房,木楼板吊顶棚,内外窗户饰有动物、人物、花卉等木雕图案。民国和仿古新居装饰较为简单。
    该村村口保留有古关隘1个(“东关”)、清乾隆年间更楼1座(木质结构)、清代四方围顶式印楼(水楼)1座(高达10余米)、清代栓马石10余对、建亭建桥捐资碑刻6块、古井1个,大小平砌或单拱石桥10余座、青石洗涤码头10余个,另有石砌水塘、石砌水溪等清民时期的公用设施分布于庄周围。该村儒学成风,人才辈出。据族谱记载,明永乐以后,科举中考取进士2人,出朝入仕多人,其中有两广总督、钦点小京官、行营千总、入京宫庠、京城教习等职位或封号。
三、竹树脚古村
    汾市乡竹树脚位于县城东北15公里的武水河南岸100米处,族姓贺,清初迁居于此。1994年遭遇洪水灾害,大部分村民搬迁新村,留居6户,20余人。现存古建筑20余栋,均保存完好。
    村落总面积近4000平方米,建筑占地面积966个平方米,有东西向3排古式房屋,计厅、房及杂屋30余间。村落前后有围墙、门楼(1994年被洪水冲垮),村内外有大小空坪、石砌水塘、古井,巷道全由青石板铺设。
    古建为单立式、廊式天井布局,砖木石结构,青砖墙体,小青瓦天花板吊顶,山墙翘角硬山顶,以木隔板墙分隔为四墙三间或三墙二间。梁架、窗户及屋檐翘角等均有花卉动物的木雕或石灰浮雕图案。
1927年,村人中共临武汾市特别支部书记贺辉廷在此开展革命活动。萧克将军在此活动并恢复组织关系。该村周围广植柏、柳、樟树,林木成荫,风光秀美,水陆交通发达,颇具旅游开发前景。
四、上乔古村
    上乔村位于县城北25公里,北距麦市乡政府5公里。族姓郭,其始祖郭妥公,系唐代汾阳郡王郭子仪十九代孙,南宋初迁居于此。2005年有人口1800人,570户。全村共有建筑400余栋,古建筑大部分集中在村中,形成新居包围古建筑群格局。
    上乔古建群为临武北部各乡地方古建群的典型代表,村落位置座东南朝西北,总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,村落整体布局呈网络迷宫格局,作台阶式井字形或散形排列。村内大小巷道全由青石板铺设,排水沟连贯有序。全村有清代古建140余栋、民国建筑约100余栋,最早的建于清顺治十八年(1661)。除6栋祠堂、祖厅等公益建筑外,其余为古民居,大部分保存尚好。
     古建筑格式分为群体连贯和单体组合两类。群体以上下厅、天井、对称式和庭院三合式组合为主,多为祠堂、祖厅、大宅三至五栋相连;单体为单立式、并排式散形组合。古建筑皆为青砖墙体,硬山顶或马头墙硬山顶,小青瓦,青石围角和条石门槛,四墙三间、三墙二间不等。大部分古建大门两边侧墙以石灰抹墙书写永久性对联,内部结构多为木柱梁架、窗式隔房、木楼板下吊顶棚。大小窗户、神台、隔门、檐翘梁等木质结构多有木雕花卉、动物图案,外墙檐下多以石灰抹墙打底作永久性彩墨书画或饰以石灰浮雕图案。大部分古建的青石围角、门槛石、天井石有浮雕的八卦或动物图案石刻。民居内清、民时期的家具较多。
    村内外人文古迹、公益建筑多已被毁,仅存清顺治十八年昭德侯王庙1处(面积近千平方米,为纪念唐代武陵侯黄师浩而建),清初郭姓四十八村总祠堂1栋,清光绪十年(1884)私塾学堂1栋,古凉亭4座,石拱桥2座,古井8处,大小石砌水塘、水池10余处,明代石砌四方台、圆形台(当地人称“下手”)各1处。
上乔古村历史悠久,民风淳朴,人才辈出。明清时期,科考中取进士1人、举人2人、国学15人、贡员贡生12人、恩赐寿官登仕郎5人,其中入朝出仕10人,任知府、知县、督运等职。民国时考入黄埔军校、陆军军校4人。新中国成立后,历届高考有多人考入大专院校,在各级政府部门就职人数甚多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